据中国之声《央广新闻》报道,昨天晚上,教育部公布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,曾经的一些被家长视为“香饽饽”的热门专业表演、工商管理、公共事业管理、法学等专业如今却盖上了就业难的“帽子”。
教育部公布15个难就业专业 市场营销和公共事业管理是“重灾区”
此次教育部公布了近两年(2012、2013年)全国和分省的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。
据悉,教育部整理发布该名单,是为了加强对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,引导高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进行布点控制,综合应用规划、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等措施,促进高校优化专业结构。
全国共有15个专业被亮“红牌”,其中广播电视编导、播音与主持艺术、动画、知识产权、电子商务等均是前几年的时髦专业,食品卫生与营养学、生物科学等一些与当年新兴行业相关的专业也纷纷“中枪”。
诸多“中枪”专业中,市场营销和公共事业管理是重灾区,在不少省份均榜上有名。譬如,市场营销专业在山西、吉林、上海、浙江、湖南、广西等省市就业率走低,公共事业管理则出现在北京、上海、安徽、山东、广东、云南等省市的榜单之上。
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、直辖市的低就业率本科专业名单中,河南有5个专业入围,分别为法学、应用心理学、汉语国际教育、应用物理学、人力资源管理。
“屡屡上榜,真是可以买彩票了。”正在河南某高校学习法律专业的小李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个榜单,正读大三的他甚至开始考虑要不要考研换个专业。
“麦可思发布的大学生就业红黄牌榜,法学连续多年上榜,这次又没逃过,之前是十强,现在直接成了五强,这该是有多不受待见啊。”
小李说,刚开始看到类似这种排行榜,自己不以为然,高考填报志愿时,执意要选法律,“一心想着毕业了当法官、律师,多神气啊,还能惩恶扬善,直到遇见同专业的师姐,才知道自己实在是太天真了”。
小李师姐毕业2年了,刚跳槽到一家私企上班。小李说,师姐毕业后换过很多份工作,但没有一个对口的。这几年,不管是招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招聘,她逢考必报,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对口工作的机会,目前依然是“同志仍需努力”的状态。
“我自己分析了一下,感觉法学专业就业难是学校理论课程太多,实践过少造成的。”小李说,法学是最普遍的专业,几乎每个学校都有,不过,公务员招人少,企业技能要求高,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岗位需求不匹配,才会出现毕业即失业的情况。
专家见解:“冷”“热”都不绝对,兴趣最重要
省内某高校就业处王老师说,现在,不少考生报考专业时缺少指导,甚至是为了考上大学而考大学,进了大学才发现专业师资和就业并不乐观,特别是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、新设专业。对于学校而言,不看就业情况,盲目上新专业,扩大所谓“热门”专业的招生规模。这些都是不可取的。
以动画专业为例,前几年动画热时,很多高校纷纷上马,但师资并不是两三年就能配好的,一些二三线城市大学的动画专业,有的教师根本没实战经验,没好老师如何教出好学生?
某高校招生办老师表示,考生在选报专业时,不应该一味盯热门或冷门,所谓的“冷”或“热”都不是绝对的,且是动态的,对于学生来说,兴趣才是最重要的。
另外,填报志愿时务必做好功课,对感兴趣的专业做好充分的了解,“正确的认识,是正确选择的前提”。
在全国范围内,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,包括播音与主持艺术、表演、公共事业管理、电子商务等15个专业。
从省份来看,每个省份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不尽相同,有的省市自治区,登榜的本科专业与全国榜单还有所出入,例如北京,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,与全国范围内一样的包括公共事业管理、表演,另外“上榜”专业还有法学、社会学、新闻学、工商管理等,共10个。
这些榜单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整理并公布,意在加强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,引导高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。此前,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自今年起,编制和发布本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,将就业质量情况作为招生计划安排、学科专业调整、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参考。
教育部高教司称,按照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》要求,高校设置专业,须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,为此提醒各高校在申报专业时,要参考全国、分省(市、自治区)的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,充分考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避免盲目布点、重复设置。
各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对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进行布点控制,综合应用规划、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等措施,促进高校优化专业结构,加强专业内涵建设。
全国就业率较低的15个本科专业
食品卫生与营养学、生物科学、旅游管理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、市场营销、动画、知识产权、广播电视编导、表演、艺术设计学、播音与主持艺术、音乐表演、电子商务、贸易经济、公共事业管理。
北京就业率较低的10个本科专业
音乐学、社会学、法学、公共事业管理、应用物理学、新闻学、国际经济与贸易、表演、工商管理、经济学。